勞動業務
開化靈活就業應用平臺構建“網購式”求職“無差別”保障“全鏈條”服務
近日,浙江省開化縣池淮鎮星新社區村民夏慧平打開“浙里辦”APP,在其中找到開化縣靈活就業應用平臺后,根據薪酬、工作地點、工作時間等標簽輸入信息,系統便直接匹配出合適的工作崗位,用工主體、福利待遇等一目了然。
在開化縣17.3萬名適齡勞動者中,有5.6萬人有靈活就業需求,占比約32%。這一群體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歷不高、就業技能不足和收入水平低等問題。對此,開化縣人社局創新開發靈活就業數字化場景應用。
自8月10日開化縣在“浙里辦”上線靈活就業應用平臺以來,求職成功3.6萬人次,崗位匹配成功率達26%,人均增收5300元。該靈活就業應用場景已被浙江省人社廳評為首個縣級數字化改革最佳實踐,在全省試點并推廣。
打造云享用工平臺“一鍵匹配”
翻口袋、上拉鏈、壓領子、裁下擺……靈活就業人員龔阿榮熟練地用電車縫紉服裝?!办`活就業應用平臺發布信息,‘一鍵匹配’,幫我找到了這份心儀的工作?,F在我有固定工位,上班時間自由,計件算工資,一個月下來有3000元收入?!饼彴s說,靈活就業者可以在靈活就業應用平臺瀏覽各類就業信息,并從中找到適合自身的崗位。
在開化,零工群體實行一人一檔。該縣以鄉鎮為推廣主陣地,將平臺使用專題輔導培訓向村兩委和專職網格員全覆蓋,打通宣傳推廣“最后一公里”。鎮村干部圍繞742個基層網格單元,走村入戶推薦該平臺,引導靈活就業人員進行求職意愿登記,全面收集就業意愿、技能情況和求職培訓意愿等詳細信息,精準形成“人物畫像”,建立一人一檔,讓很多原本就業意愿不強的農村勞動力主動加入靈活就業隊伍中。
同時,該縣推出用工主體“一網統攬”。由人社局牽頭,農業農村、婦聯、市場監管等部門配合形成推廣合力,充分發揮行業監管服務優勢,將平臺重點推介給臨時性、季節性用工需求較大的行業,錄入企業簡介、招聘崗位、技能工種、薪資水平和學歷專業需求等信息。目前,平臺登記服務4511家用工單位,涵蓋了全縣1774個家庭農場、436個來料加工點。全縣15個鄉鎮(辦事處)和266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都在平臺注冊為用工主體,明確所有項目工程和外包服務的招用工都通過平臺發布。
在開化,求職招聘做到了“一鍵匹配”。面向求職方,平臺根據薪酬、工作地點、工作時間等標簽,將個人的求職意愿與崗位信息通過算法進行匹配排序,還附上服務評價等功能,讓靈活就業群體享受“網購”般的求職體驗;平臺的“村社代辦”功能也能有效幫助老齡求職群體消除數字鴻溝。面向用工方,平臺提供崗位“一鍵發布”、求職申請信息實時推送和用工合同網上簽訂等鏈式招聘功能,企業招工成本大幅度降低。
創新“定崗不定人”參保模式
“靈活就業平臺運行成熟后,至少可以幫助5000人年均增收近萬元。通過靈活就業平臺,人社部門不僅可以對用工情況實施全過程監管,還可以通過雙方互評、維權保障等功能,發現問題早介入、早處理?!遍_化縣人社局局長嚴頌華介紹。
針對欠薪難題,該縣靈活就業平臺與支付寶APP打通,構建形成集薪酬發放、用工滿意雙方互評和維權保障為一體的權益維護體系,全過程監管用工規范情況,實時查詢薪酬到賬情況,實時預警用工隱患。目前,該縣通過平臺共發放薪酬1518萬元,發現隱患15次,調解成功率達100%。
同時,該縣創新參保模式,著力破解工傷維權難。平臺因崗因人設立保險模式,將新業態從業人員和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再就業群體納入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范圍;針對采茶、家政服務等大齡用工、季節性用工崗位,引導商業保險公司與用工單位創新“定崗不定人”保險模式,既降低企業用工風險,又有效保障靈活就業群體的工傷保障權益。目前,平臺為470名超齡再就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促成中國人保與12家大型茶企簽訂保險協議。
融合培訓項目構建閉環管理
“我通過靈活就業應用平臺,在家門口找到了一份工作。根據自身時間靈活就業,每月工資4000多元,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痹陂_化縣池淮鎮悠歌服裝來料加工廠靈活就業的傅金仙高興地說。
在傅金仙上崗后,開化縣還提供了點單式技能提升。在平臺上,能找到政府部門的8大信息系統、11類數據資源,全縣7家培訓機構全部入駐,以用工需求和培訓意愿為導向,通過培訓需求統一收集、培訓課程統一發布,實現點單式技能提升。
“登錄靈活就業應用平臺,求職招聘、技能培訓、政策推動、權益保障等功能一應俱全?!遍_化縣就業管理中心主任陳智儉介紹,平臺融合了12個部門的45個培訓項目,以用工需求和培訓意愿為導向,每年預計可增加技能培訓5000人次。
(王曉乙 汪露)